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入户服务分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深圳入户资讯

入户深圳的利弊、趋势、条件终极分析

栏目:深圳入户资讯 人气:0 时间:2023-02-18 来源:网络


入户深圳的利弊、趋势、条件终极分析

(入户深圳的利弊、趋势、条件终极分析)

  户口,又称户籍,它是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身份证明。在中国,北上广深一直是入户选择的香饽饽,而深圳的入户条件是四者中最简单的。但深圳的入户条件也一直呈现收紧的趋势。远的不谈,从2019年开始,深圳落户政策始终都在收紧。有这么7点信息大家获知一下:

  1、从2019年8月开始,深圳设立了多年的人才市场集体户被取消,走在职人才通道的申请人要求提供加盖公司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才可以入户。

  2、2019年9月开始,政府逐步收紧归国留学生入户政策,要求提供深圳社保。

  3、2019年12月,龙岗区突然宣布取消区补贴,从今以后废止。其他区之后也会跟进。

  4、2020年2月,政府暂停积分入户通道,至今未开放(2020年8月25号)。

  5、2020年4月底,政府取消了对非全日制学历的补贴申请。

  6、从2020年5月开始。政府开始大量抽查缴纳1、2个月深圳社保就申请入深户的人,通过抽查劳动合同等手段核实是否存在真实劳务关系。

  7、2020年7月15日,深圳突然修改购房条件;此前落户就马上有购房资格,一夜之间要求落户3年以上并连续缴纳3年深圳社保,不少人在看房路上失去了购房资格;越观望再次醒来的时候可能会失去了入户资格。

  目前最常见的满足入户深圳的条件有哪些?

  最常见的满足入户深圳的条件有5类:

  1、应届毕业生。

  2、全日制大专学历,年龄35周岁以下,在深圳有正常缴纳的社保。

  3、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年龄45周岁以下,在深圳有正常缴纳的社保。

  4、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的留学归国人员,年龄45周岁以下,在深圳有正常缴纳的社保。

  5、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中专以上学历且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人员,需要在深圳有正常缴纳的社保。

  非全日制学历该如何深圳入户?

  前面有说到从2020年2月开始,政府暂停了积分入户通道,而非全日制学历申请入户都是走积分申请通道的。换言之,非全日制学历要入户深圳,首先得建立在深圳市市政府开放积分入户申报系统。其次就是积分够100了。

  常见的积分类型:

  非全日制大专可积60分,非全日制本科为80分。

  社保:

  社保一年7分,满分30分。近24个月同公司缴纳社保走公司申报+10分。社保理论加分最高40。

  年龄:

  35周岁以内:+5分,满35周岁—40周岁以内不加不减,40周岁—45周岁以内:每超1年扣2分,45周岁后超龄。

  常见的积分一百分组合:

  1.非全日制大专35周岁以内+5年社保+公司申报。

  2.非全日制本科35周岁以内+3年社保

  3.全日制大专40周岁以内+5年社保。

  其他诸如证书加分,纳税加分,专利加分,一般申请人很难获取,如果对该类加分感兴趣可以联系笔者。

  入户深圳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

  入户前期需要准备的材料不多。

  1、已婚且孩子随迁:

  双方身份证、双方户口本、双方结婚证、个人毕业证、,小孩出生证明(如无孩子随迁不需提供)。

  2、未婚:

  个人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书、或者资格证书。

  3、应届生:

  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报到证。

  入户深圳有哪些好处:

  1.简单实在的住房补贴:本科生1.5万元,硕士生2.5万元,博士生3万元。入户深圳后,在深圳有工作,有正常缴纳的社保即可申请。

  2.孩子可以入读公办学校。如果没有深户,孩子只能入读私立学校,私立学校的费用那是非常高昂的。

  3.入户深圳后,配偶、父母、孩子可以随迁获得深圳户籍。

  4.出入香港方便,没有次数限制,周末无事可以跑香港购物。

  4、车牌摇号优先。

  5、可以获得申请公租房、安居房的资格。

  6、女性生育分娩费用接近全部报销,充分体验了深圳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

  入户深圳的弊端:

  除非老家有土地等着征收吧,不然没有弊端可谈。

133-7767-2635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3-7767-2635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上一篇:2018年入户政策将会有哪些变化,入深户真的要趁早吗?
下一篇:上海和深圳哪一个更适合“草根”毕业生打拼

返回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