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资讯网入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栏目:研究生博士落户 人气:0 时间:2023-01-15 来源:网络
(博士对于上市公司有什么重要意义?)
1.1博士毕业的现状
从数量看,中国每年博士毕业数量稳步上升,位居全球前列。2017年全国毕业博士达到5.8万人,较10年前上升了40%。横向来看,中国的博士毕业人数曾在2010年起一度反超美国,却在2014年再次被美国超越。尽管如此,截止2016年底,中国的博士毕业人数仍然远高于英、法、日、韩等主要发达国家,位于世界前列。
从结构看,5年来理学、医学博士的毕业占比上升最快,管理学、经济学毕业的博士占比下滑最为明显。2017年理学与医学毕业的博士人数分别为1.22万人、9567人,在全国毕业的博士中占比为21.0%、16.5%,位列二、三,较2012年均提升了至少1个百分点。相反,前期较为热门的经济学、管理学学科,2012年后博士毕业人数却出现逐步下滑的趋势,截止2017年底,博士毕业占比分别为3.7%、5.4%,较2012年底下滑0.8%,2.0%。
1.2博士毕业的去向
三成左右的博士在毕业后选择进入企业,清、北毕业的博士相对更偏好国企,复旦、交大毕业的博士更偏好民企。
从2018年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院校毕业的博士就业状况看,高等教育与科研单位仍旧是博士毕业后的首要选择,同时,也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博士选择进入企业,其中,北京和上海高校的学生对国企、民企、三资的偏好并不一致,出现这种现象有可能是上海、北京的博士多选择在毕业城市就业,而这两所城市的企业布局和结构差异较大,以北京大学为例,2018年超过40%的博士选择留京工作,复旦大学超8成毕业的博士选择东部地区就业。此外,从图4中复旦、上海交大的其他部分较高,主要是因为在统计口径中包含医学院,这些博士毕业后较高比例选择进入医疗事业单位。
除了科教服务外,IT互联网业、金融业、党政机关成为博士毕业的多数选择。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博士就业去向的行业分布看,教育、科研服务的占比位列第一、第二,两者合计占据了近半壁江山。此外,就业市场热门的IT互联网业、党政机关、金融业也相对抢手。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近年来金融业、管理业毕业的博士人数不断下滑,但是博士进入金融行业的热情并未消退。以北大为例,无论就业人数还是就业占比都较5年前有所提升。
二、上市公司的选择
2.1博士背景的高层管理人员
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行业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持有的博士学位最多。截止2月16日,A股有371位董事长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其中,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持有博士学位的董事长最多,合计接近100人,尤其是医药生物一个行业在全部A股董事长持有博士文凭的占比就达到13%,相反,消费类行业上市公司董事长持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和占比都不高,占比都不及3%。
市值50亿以下上市公司董事长持有博士学位的人数最多。我们以2月16日股市收盘价为基础,市值在50亿以下上市公司的就有150位董事长持有博士学位,占全部董事长博士样本的40%,市值在500亿以上的有39位董事长持有博士学位,占比也并不低,占全样本的10%。
民企和国企上市公司董事长持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平分秋色。出乎意料的是民营企业与国有上市公司董事长持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十分接近,分别达到155位和166位,细分来看,国有企业中,央企持有博士学位的董事长人数要略高于地方国企,在全部博士样本以及全部A股央企数量中占了都达到23%。
虽然民企上市公司持有博士学位的董事长人数很高,但是考虑到民企A股上市公司数量更多,最终导致全A民企中也仅有7%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持有博士学位。
2.2博士人才的引进
从总量看,大型银行成为上市公司博士人才的聚集地之一。从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看,农业银行(3.610,-0.01,-0.28%)、建设银行(6.920,-0.08,-1.14%)、工商银行(5.570,-0.02,-0.36%)2012年以来博士人数稳定在400人以上,同时,一些与科技研发密切程度校对较弱的行业,如非银金融中的广发证券(13.390,-0.60,-4.29%)、海通证券(12.090,-0.48,-3.82%),房地产行业的华夏幸福(30.710,-0.65,-2.07%)目前也吸引了博士数量超过百余人,处于整体上市公司博士规模的前列。
从占比看,星网宇达、神州高铁十人中至少一人是博士。从目前A股公布博士人数统计的上市公司看,星网宇达、神州高铁2017年以来博士人数占比都超过10%,2018年底分别达到13.4%、11.6%,虽然从总规模看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人数非常多,但是考虑到银行员工基数也达,占比较低,稳定在0.1%~0.2%。
从类型看,国防军工、机械设备的行业博士相对较多。2018年底有665家上市公司披露员工类型,披露率在30%以上的行业仅包括国防军工、通信、综合、计算机,其中,国防军工占比最高达到40%。从平均每家博士人数看,排名较前的行业包括银行、军工、家电、汽车、机械;从平均每家的博士占比看,排名较前的行业包括军工、家电、非银、计算机、机械;综合来看,军工、机械行业的博士相对较多。
从节奏看,2018年上市公司对博士的引进速度出现减缓。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我们以持续披露上市公司员工数量和结构的4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观测,数据显示超九成上市公司2018年底较2017年末博士数量没有出现上升,与2017年40%以上的样本上市公司博士数量上升,形成鲜明对比。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迹象,我们认为有可能是由于去年整体经济环境较差,在业绩下滑压力下,上市公司采取缩减人工成本开支的策略。即使如此,恒瑞医药(62.760,-1.52,-2.36%)2018年博士数量环比上升37位,从2月16日恒瑞医药公布的年报看,2018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26.70亿元,比上年增长51.81%,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有可能是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如何理解博士对上市公司的潜在影响?
短期看,上市公司博士人数或博士占比的上升与研发投入强度并不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考虑到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直接从事技术研发的占比较低,我们在做行业分析的时候规避了上述类型学生较为集中的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以电子行业为例,虽然2013~2018年博士规模和占比都呈现稳步上升,但是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值,并未在当年或者未来一年出现稳定的提升。
短期看,上市公司博士人数或博士占比的增加也并不意味着行业商誉占比或者无形资产占比的稳定提升。由于部分博士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本身就有许多专利或者其他研究成果,享有良好的声誉,备受相关领域认可,或者由于前期的积累有可能在步入工作后较短的时间拿到专利,尽管理论上如此,我们同样以电子行业为例,发现在2013~2018年并不存在稳定的促进关系。
博士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则更为复杂,一方面,博士数量的上升会增加上市公司人力开支,同时,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部分,博士也有可能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技术进步等多种途径提升上市公司业绩;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业绩本身除了受人力资本的影响,还会受大的经济环境等其他因素所左右。由于目前公布博士人数的上市公司数量不多,而且时间太短,即使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因素后,回归结果的解释能力较为有限。
总体而言,博士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对上市公司研发、资产、甚至业绩的影响可能是更为长期的。从博士去向看,IT互联网业、金融业、党政机关长期以来对博士的吸引力十分稳定,相对可观的收入,备受社会尊重的地位,这些因素对人力资本的支配,甚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才是需要反思的问题。
如果您想要攻读一个博士学位,但是又抽不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来系统准备国内高校博士的招生考试要求,那么,您可以了解一下国际在职博士DBA学位项目。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